第三届平安中国防灾宣导公益活动在京启动
央广网北京3月19日消息(记者 冯赣勇)2014年3月19日,由中国地震局、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主办;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北京市地震局、重庆享弘影视股份有限公司承办;中国老科学技术者协会、中国盲人协会、中影新农村数字电影发行有限公司、中国广播音像出版社联合协办的第三届“平安中国”防灾宣导系列公益活动在北京中关村学院启动。
第三届平安中国防灾宣导公益活动在京启动 此次系列公益活动旨在通过广泛深入的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大力普及防震减灾科学知识,提高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科学素养。活动自2012年开展以来,一直秉承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方针,得到了教育部、科技部、国家民委、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务院新闻办、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科协、中国残联的大力支持。与此同时,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进行了报道,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2014年“平安中国”系列活动启动仪式现场(摄影:冯赣勇) 2014年“平安中国”系列活动将以 “平安社区”、“平安校园”建设为着力点,以防震减灾主题电影《飞跃地心》等文化产品为内容依托,充分利用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国家防灾减灾日、科技活动周等重要时段,集中开展“平安中国”千城大行动,进一步扩大宣传范围,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引导公众自觉参与到防震减灾行动中来,增强全民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全民抗御地震灾害技能,全面提升国家综合防震减灾能力。
“平安中国”防灾宣导系列公益活动组委会主任何永年致辞 作为2014年第三届“平安中国”系列活动的重要支持单位之一的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该会将指导并在中国盲人协会大力支持下,研发针对盲人等特殊群体的防灾减灾有声读物。同时,系列活动将积极开展针对特殊人群的防震减灾宣传工作,邀请防震减灾专家为盲人进行专场讲座,邀请盲校的同学体验地震科普展馆,捐赠防灾主题电影的公益版权。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秘书长张辉向盲协李伟洪主席赠送节目版权 灾难来临,给你一双慧眼,关爱盲人朋友的防灾文化活动已拉开大幕,我们期待更多更好的防灾文化产品服务于广大特殊人群,共圆平安中国梦!
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主任杜玮(右)向中央电台民族中心赠送光盘(摄影:冯赣勇) “平安中国”防灾宣导系列公益活动系中国地震局主办的面向全民的防灾减灾宣传活动。活动开展以来,深入学校、社区等基层单位,采用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关闭
-
关闭
-
“平安中国”组委会向中关村学院学生们赠送光盘 在今天下午的启动仪式上,组委会邀请国家有关部委领导、媒体和业内人士共同观看了2014年“平安中国”活动防灾主题影片《飞跃地心》。影片讲述了一个地震后重组家庭,重点关注地震后人们精神健康、心理抚慰问题,侧面反映了地震灾害给人民群众造成的重大精神伤害。影片以疗伤和温暖的为主基调,采用真人与动画相结合的拍摄方法,不乏地震时地动山摇的大场面,在展现主人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的同时,给观众传递了积极的正能量。
北京地震局局长高荣胜向中关村学院院长潘四颁发发荣誉牌 影片导演陈苗曾执导过电影《星星的孩子》,在业界收到了广大好评。此次担任本片导演的陈苗强调,这部剧中“怜惜”二字深深的打动了她,汶川地震给了她很深的触动。扮演父亲和母亲的演员金粮、龚蓓苾,在采访中均表示,这部影片不仅仅是宣传一种正能量,同时也在表现家庭的脉脉温情,以及对儿童心理的关注,出演该剧给了他们很深的感悟和震撼。
领导嘉宾共同按动启动仪式球 试映会上现场观众一会儿被感动的直掉眼泪,一会儿又被动画剧情逗的哈哈大笑,观后纷纷表示这是一部非常好的电影。《飞跃地心》一片关注社会热点——灾后儿童心理重建和独身子女家庭儿童的沟通和信任。故事以两个孩子之间朴素的同情开始,他们的互相信任和关怀,摈弃了成人世界的顾忌和烦恼,真正打开了通往地心的钥匙。这种原汁原味的纯真旨在宣扬一个和谐社会所必需的同情和信任,抚慰因物质发展而焦灼的心灵,抚慰现代社会因压力而迷失的方向。 影片凭借独特的动画风格,以庞大的地心世界为背景,讨论了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及其防御问题。在惊心动魄的天地之间,赋予人物生动形象和大幅度动感,色彩斑斓中完成了影片的核心叙述。 在今天下午的观影现场,来自中关村学院的同学们和海淀区市民代表的情绪随情节推进跌宕起伏,看到文雯家人为了将她从灾后的心理阴影中走出而做出的一幕幕努力,很多来宾都潸然泪下。据悉,影片将于5月份登录各大城市院线与观众见面。 用图书、电影、动画等文化形式对广大群众进行防灾减灾教育,是中国地震局举办的平安中国防灾宣导系列公益活动的一种创新和尝试,2012年推出的防震减灾主题动画影片《今天.明天》在城市电影院线和农村数字电影平台都取得了不菲的播映成绩,荣获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奖”国际动画片组委会特别奖,组委会颁奖词这样评价:“这是一部能够帮助未成年人度过危机与灾难的教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