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地震应急救援专业委员会、卓明灾害信息中心、中国慈善联合会救灾委员会、中国风灾应对联盟
2016年第1号台风“尼伯特”及外围云系影响,福建、江西、广东3省12市61个县(市、区)79.4万人受灾,73人死亡,17人失踪,26.9万人紧急转移安置;1.7万间房屋倒塌;农作物受灾面积27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86.7亿元。其中,福建省受灾严重,重灾区闽清县最大降水短时间内超过500毫米。
截至7月15日8时统计,灾害造成福建福州、厦门、莆田等9市56县(市、区)585个乡镇76.5万人受灾,因灾死亡69人,6人失踪,26.5万人紧急转移安置;1.6万间房屋倒塌,2.2万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26.9千公顷,其中绝收4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83.7亿元。

7月6日夜,国家防总启动防台风Ⅱ级应急响应 。
7月8日5时50分,尼伯特登陆台湾台东县太麻里乡附近沿海,中心最大风力17级以上 。
7月9日13时45分,尼伯特登陆福建石狮市附近沿海。
一、台风的强度变化过程
JTW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数据
序号 位置(N/E) 时间(月/日/时) 风速(节) 等级(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
1 8.70 145.20 07/03/00 25 热带低压
2 9.20 145.00 07/03/20 35 热带风暴
3 10.00 144.30 07/04/02 35 热带风暴
4 10.90 143.00 07/03/18 45 热带风暴
5 11.80 141.90 07/04/00 45 热带风暴
6 12.70 140.80 07/04/06 45 热带风暴
7 13.90 139.10 07/05/02 50 热带风暴
8 15.20 137.60 07/05/08 60 热带风暴
9 15.40 136.70 07/05/00 65 一级台风
10 16.30 135.10 07/05/06 80 二级台风
11 17.20 133.50 07/05/12 120 四级台风
12 18.00 131.80 07/05/18 130 五级台风
13 18.70 130.10 07/06/00 140 五级台风
14 19.50 128.40 07/06/06 150 五级台风
15 20.20 126.90 07/06/12 150 五级台风
16 20.70 125.60 07/06/18 150 五级台风
17 21.30 124.30 07/07/00 150 五级台风
18 21.60 123.40 07/07/06 145 五级台风
19 22.00 122.60 07/07/12 140 五级台风
20 22.40 121.80 07/07/18 130 四级台风
21 22.60 120.80 07/08/00 90 二级台风
22 23.10 119.90 07/08/06 80 一级台风
23 23.30 119.70 07/08/12 70 一级台风
24 23.40 119.70 07/08/18 60 热带风暴
25 24.40 119.00 07/09/00 45 热带风暴
26 25.10 118.40 07/09/06 35 热带风暴
二、尼伯特台风的特点:
一是发展势头猛,台风风力强。30小时内完成从热带风暴到超强台风的4级跳,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7级以上,福建沿海登陆时最大风力可达12至14级,是1949年以来最强的首个登陆台风之一,强度近似于2006年登陆中国的台风桑美。
二是登陆前移动速度快,生命周期长。“尼伯特”生成以来以每小时30公里左右的速度迅速向大陆移动,明显快于台风平均22公里的移动时速。
三是风暴增水多,海上风浪高。福建闽江口最大风暴增水接近2米,福建、浙江沿岸海域出现4到6米的狂浪,对海上作业人员和生产活动构成极大威胁。
四是降雨强度大,影响范围广。台湾中北部、福建中北部、浙江南部和西部、江西东北部、安徽南部、江苏东部等地有大到暴雨,浙江东南部和福建东北部局地有特大暴雨,其中闽清县部分地区短时间降水超过500毫米,太湖流域面雨量50-70毫米,湖西、湖北区达90毫米。
五是波及省市多,滞留时间长。超强台风“尼伯特”在福建登陆后北上,向浙江西部、安徽南部、江苏南部缓慢移动,并逐步移入黄海南部,在陆上滞留时间长达50小时以上,给浙闽沿海、太湖乃至长江中下游、淮河下游地区防汛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三、尼伯特台风对福建的影响:

2016年第1号台风“尼伯特”于7月9日13时45分在福建泉州市石狮市登陆,10日凌晨3时在福建省宁化县境内减弱为热带低压,10日14时中央气象台停止编号。受其残留云系和外围环流影响,福建省大部地区出现暴雨,局部地区出现特大暴雨,20个县(市、区)降雨量达到100-250毫米,闽清县最大降雨量突破350毫米。
据统计,截至7月11日9时,灾害即已造成福建省福州、厦门、莆田等9市54个县(市、区)45.2万人受灾,9人死亡,18人失踪,21.3万人紧急转移安置,900余间房屋倒塌,1.1万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16千公顷,其中绝收1.6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9亿元。国家减灾委、民政部紧急启动国家Ⅳ级救灾应急响应。福建省减灾委、民政厅紧急启动Ⅲ级救灾应急响应,下拨救灾应急资金1000万元,向灾区调拨2000床毛巾被、500张折叠床、1700件夏季常服、10台发电机、1000台应急灯等救灾物资。灾区各项救灾工作已有序开展。
全国最大的古民居单体建筑闽清宏琳厝也在此次洪灾中被冲塌。截至7月11日傍晚的统计,“尼伯特”带来的强降雨已经导致闽清县10人死亡,11人失踪。共转移群众34397人,解救被困群众1000余人,救援工作仍在继续。
截至14日18时,农作物受灾面积约达7.95万亩;房屋倒塌8299间,民房溜方500余户;因灾停产工业企业157家,商贸企业2130家;坂东、塔庄、省璜等南部11个乡镇全部断水、断电,通讯中断;全县三分之一人口受灾,约11.69万人,经济损失约52.3亿元人民币。这次特大洪灾已造成60人死亡,其中确认身份52人,未确认身份8人。
截至7月15日8时统计,灾害造成福建福州、厦门、莆田等9市56县(市、区)585个乡镇76.5万人受灾,因灾死亡73人,17人失踪,26.5万人紧急转移安置;1.6万间房屋倒塌,2.2万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26.9千公顷,其中绝收4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83.7亿元。其中,闽清、永泰两县受灾最为严重。
四、社会组织行动
台风有可能会影响到的福建、江西、浙江、广东、江苏、山东、上海六省一市的60余家社会组织于7月6日开始陆续启动预响应。分别采取了志愿者召集、检查装备、协助当地政府排查隐患、转移低洼处的居民等减灾措施。
共68家社会组织向协调服务中心报备。计划响应本次台风灾害的社会组织是:
山东省共2支队伍,分别是青岛红十字蓝天救援队、黄岛黄岛区山海情救援联盟。
江苏省共11支队伍,分别是常州龙城救援、常州蓝天救援队、苏州市姑苏区盛蔓公益服务社、苏州青年应急救援志愿服务总队、苏州明基友达公益基金会、苏州弘化社慈善基金会、苏州绿舟应急队、苏州蓝天救援队、徐州恩典公益发展中心、连云港志愿应急队、南通众安救援队。
上海市队伍3支,分别是上海厚天救援队、上海城市搜救队、上海四驱联盟-德清山鹰车辆保障分队。
浙江省队伍24支,分别是德清山鹰救援队、公羊队、杭州滴水公益、富阳狼群救援队、杭州市富阳区公狼应急救援队、浙江海盟救援队(萧山)、桐庐红十字阳光应急救援服务中心、苍南壹加壹救援中心、温州鹿城区柒零叁公益联合会、乐清市三角洲(民防)救援服务中心、苍南县金盾应急救援中心、苍南县壹加益义工联合会、苍南海川应急救援中心、苍南县海鹰应急救援中心、永嘉海鹰救援中心、嘉兴嘉善尖峰救援、平湖市曙光救援队、嘉善嘉安救援中心、桐乡桐安救援队、浙江新昌陆野户外救援队、丽水山鹰救援队、余姚市长三角公益救援中心、金坛蓝天救援队、浙江宁波户外救援队。
福建省队伍7支,分别是福建义工俱乐部、厦门蓝天救援队、厦门北极星户外救援队、厦门曙光救援队、蓝豹(福州)救援队(筹)、越野E族福州大队、福建旭暄救灾中心。
江西省队伍8支,分别是江西蓝豹救援队、江西公益救援总队、京淦公益救援中心、江西万年绿舟应急救援队、余干绿舟应急、江西蓝天救援队、南昌雄鹰救援队、赣州市应急救援协会赣州救援支队。
广东省队伍6支,分别是壹基金、深圳公益救援队、珠海民安救援队、佛山菠萝救援队、广东绿舟救援队、花都区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救援抢险队。
其他省市队伍7支,分别是北京京东公益基金会、北京蓝豹救援队、北京仁爱救援队、成都授渔公益、三亚应急救援队、陕西曙光救援队、郑州红十字水上义务救援队。
在预响应的社会组织中共有18家社会组织实现参与响应本次台风灾害:
江苏省共1支队伍:徐州恩典公益发展中心
上海市队伍1支,上海四驱联盟-德清山鹰车辆保障分队。
浙江省队伍2支,分别是德清山鹰救援队、嘉兴嘉善尖峰救援。
福建省队伍6支,分别是福建义工俱乐部、厦门蓝天救援队、厦门北极星户外救援队、蓝豹(福州)救援队(筹)、越野E族福州大队、福建旭暄救灾中心。
江西省队伍2支,分别是江西蓝豹救援队、江西公益救援总队。
广东省队伍2支,分别是壹基金、佛山菠萝救援队。
其他省市队伍4支,分别是北京京东公益基金会、北京蓝豹救援队、成都授渔公益、陕西曙光救援队。

另有15支蓝天救援队在蓝天救援队的指挥下直接参与救援工作,分别是上饶市蓝天救援队、上饶蓝天信州区直属队、上饶蓝天广丰直属队、上饶蓝天铅山分队(筹)、上饶蓝天婺源分队、上饶蓝天三清山分队、江苏常熟蓝天救援队队、福建平潭蓝天救援队、福建南平蓝天救援队、广东中山蓝天救援队、广东佛山蓝天救援队、广东梅州蓝天救援队、福建武夷山蓝天救援队、福建漳州蓝天救援队、福建浦城蓝天救援队。
福州曙光救援队在灾后分别在永泰县清凉镇、闽候县和闽情县坂乐镇开展救援工作。
在生命救援时期到达受灾地区开展紧急救援的组织共有20支,分别是:厦门蓝天救援队、厦门北极星户外救援队、福州曙光救援队、佛山菠萝救援队、上饶市蓝天救援队、上饶蓝天信州区直属队、上饶蓝天广丰直属队、上饶蓝天铅山分队(筹)、上饶蓝天婺源分队、上饶蓝天三清山分队、江苏常熟蓝天救援队、福建厦门蓝天救援队,福建平潭蓝天救援队、福建南平蓝天救援队、广东中山蓝天救援队、广东佛山蓝天救援队、广东梅州蓝天救援队、福建武夷山蓝天救援队、福建漳州蓝天救援队、福建浦城蓝天救援队。
机构名称 所在地 机动距离(km)
1 厦门蓝天救援队 福建省厦门市 295
2 厦门北极星户外救援队 福建省厦门市 295
3 福州曙光救援队 福建省福州市 55
4 佛山菠萝救援队 广东省佛山市 870
5 上饶蓝天铅山分队(筹) 江西省铅山县 336
6 上饶蓝天婺源分队 江西省婺源县 477
7 上饶蓝天信州区直属队 江西省上饶市 353
8 上饶市蓝天救援队 江西省上饶市 353
9 上饶蓝天广丰直属队 江西省上饶市 375
10 平潭蓝天救援队 福建省平潭县 156
11 南平蓝天救援队 福建省南平市 120
12 上饶蓝天三清山分队 江西省上饶市 432
13 江苏常熟蓝天救援队 江苏省常熟市 864
14 广东中山蓝天救援队 广东省中山市 908
15 广东佛山蓝天救援队 广东省佛山市 870
16 广东梅州蓝天救援队 广东省梅州市 490
17 福建武夷山蓝天救援队 福建省武夷山市 283
18 福建漳州蓝天救援队 福建省漳州市 354
19 福建浦城蓝天救援队 福建省南平市 324
20 越野E族
本次台风灾害救援行动中距离重灾区闽清县最远的为广东中山蓝天救援队908公里,距离最近的为福建省福州曙光救援队55公里,各救援队开进灾区单程累计里程约为8210公里,各救援队距离闽清县的平均距离为432公里,各救援队平均在途时间约为6个小时。


7月9日参与救援行动的主要社会组织及行动
9日主要行动,各救援队主要集中在永泰、莆田等地开展搜寻受困群众、转移被水围困人员、清理疏通道路、搜索遇难者遗体等。
序号 机构名称 主要行动 地点
1 福建义工俱乐部 动员受灾地各志愿者组织开展自救互救。 闽清、永泰 、莆田
2 厦门蓝天救援队 派出队员前往莆田和永泰开展紧急救援 莆田、永泰
3 北极星户外救援队 接壹基金会紧急救援指令在永泰县清凉镇协助当地政府开展救援 永泰
4 越野E族 动员当地及周边越野车爱好者开展协助转移群众 永泰、闽清
5 佛山菠萝救援队 前往福建莆田救援
6 上饶蓝天救援各队 前往闽清开展救援行动
7 福州曙光救援队 前往永泰县开展救援行动 永泰
8 平潭蓝天救援队 前往闽清开展救援行动 闽清
9 南平蓝天救援队 前往闽清开展救援行动 闽清
10 佛山蓝天救援队 前往闽清开展救援行动 闽清
11 江苏常熟蓝天救援队 前往闽清开展救援行动 闽清
12 广东中山蓝天救援队 前往闽清开展救援行动 闽清
13 广东佛山蓝天救援队 前往闽清开展救援行动 闽清
14 广东梅州蓝天救援队 前往闽清开展救援行动 闽清
15 福建武夷山蓝天救援队 前往闽清开展救援行动 闽清
16 福建漳州蓝天救援队 前往闽清开展救援行动 闽清
17 福建浦城蓝天救援队 前往闽清开展救援行动 闽清
18 江苏常熟蓝天救援队 前往闽清开展救援行动 闽清
19 福州曙光救援队 在永泰县清凉镇开展救援行动 永泰
7月10日参与救援行动的主要社会组织及行动
10日社会组织主要行动:重灾区闽清县坂东镇受灾情况得到密切关注,各救援队赶往坂东镇等地开展救援工作。各个以救灾为主要使命的组织开始收集灾情、筹集救灾物资。
序号 机构名称 主要行动 地点
1 福建义工俱乐部 动员义工120,为永泰清凉镇和葛岭镇,莆田以及龙岩漳平灾民送去食物和水并协助清淤 永泰 、莆田、龙岩
2 厦门蓝天救援队 在闽清县坂东镇开展救援行动 闽清
3 北极星户外救援队 在永泰县清凉镇发放28800瓶即1200箱纯净水 永泰
4 越野E族 动员当地及周边越野车爱好者开展协助转移群众 永泰、闽清
5 佛山菠萝救援队 在闽清县坂东镇开展救援行动 闽清
6 上饶蓝天救援各队 在闽清县坂东镇开展救援行动 闽清
7 福州曙光救援队 在闽清县坂东镇开展救援行动 闽清
8 平潭蓝天救援队 在闽清县坂东镇开展救援行动 闽清
9 南平蓝天救援队 在闽清县坂东镇开展救援行动 闽清
10 佛山蓝天救援队 在闽清县坂东镇开展救援行动 闽清
11 江苏常熟蓝天救援队 在闽清县坂东镇开展救援行动 闽清
12 广东中山蓝天救援队 在闽清县坂东镇开展救援行动 闽清
13 广东佛山蓝天救援队 在闽清县坂东镇开展救援行动 闽清
14 广东梅州蓝天救援队 在闽清县坂东镇开展救援行动 闽清
15 福建武夷山蓝天救援队 在闽清县坂东镇开展救援行动 闽清
16 福建漳州蓝天救援队 在闽清县坂东镇开展救援行动 闽清
17 福建浦城蓝天救援队 在闽清县坂东镇开展救援行动 闽清
18 江苏常熟蓝天救援队 在闽清县坂东镇开展救援行动 闽清
19 福州曙光救援队 在闽候县开展救援行动 闽候
20 蓝豹(福州)救援队(筹) 在闽清县坂乐镇开展救援行动 闽清
21 福建旭暄救灾中心 筹集应急灯等物资送至永泰民政局 永泰
22 北京京东公益基金会 统计灾区需求协调厦门仓库的物资 厦门
7月11日参与救援行动的主要社会组织及行动
11日社会组织主要行动:随着通往闽清各镇道路的恢复,各救援队分别前往云龙、省璜、塔庄等地区开展救援和救灾工作。重灾区闽清县坂东镇受灾情况得到逐表 清楚,各救援队在坂东镇等地开展救援、清理、挖掘、疏导交通、安置点服务、物资发放等工作。各个以救灾为主要使命的组织开始开展服务。
序号 机构名称 主要行动 地点
1 福建义工俱乐部 在闽清、永泰、莆田三地开展物资发放、心理援助等 永泰 、莆田、龙岩
2 厦门蓝天救援队 分成六个小组在闽清开展挖掘、清理、物资发放等工作 闽清
3 北极星户外救援队 在永泰县清凉镇发放物资 永泰
4 越野E族 动员当地及周边越野车爱好者协助各救灾组织行动 永泰、闽清
5 佛山菠萝救援队 在闽清县坂东镇开展救援行动 闽清
6 上饶蓝天救援各队 在闽清县坂东镇开展救援行动 闽清
7 福州曙光救援队 在闽清县坂东镇开展救援行动 闽清
8 平潭蓝天救援队 在闽清县坂东镇开展救援行动 闽清
9 南平蓝天救援队 在闽清县坂东镇开展救援行动 闽清
10 佛山蓝天救援队 在闽清县坂东镇开展救援行动 闽清
11 江苏常熟蓝天救援队 在闽清县坂东镇开展救援行动 闽清
12 广东中山蓝天救援队 在闽清县坂东镇开展救援行动 闽清
13 广东佛山蓝天救援队 在闽清县坂东镇开展救援行动 闽清
14 广东梅州蓝天救援队 在闽清县坂东镇开展救援行动 闽清
15 福建武夷山蓝天救援队 在闽清县坂东镇开展救援行动 闽清
16 福建漳州蓝天救援队 在闽清县坂东镇开展救援行动 闽清
17 福建浦城蓝天救援队 在闽清县坂东镇开展救援行动 闽清
18 江苏常熟蓝天救援队 在闽清县坂东镇开展救援行动 闽清
19 福州曙光救援队 在闽候县开展救援行动 闽候
20 蓝豹(福州)救援队(筹) 在闽清县坂乐镇开展救援行动 闽清
21 福建旭暄救灾中心 筹集应急灯等物资送至永泰民政局 永泰
22 北京京东公益基金会 协调厦门仓库的物资送到闽清 闽清
23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 在闽清发放救灾物资 闽清
24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 在闽清发放家庭箱 闽清
25 福建青基会 闽清、永泰、莆田发放救灾物资及心理援助。 闽清
7月12日及以后行动
12日开始灾区的交通、通信、供电等开始陆续恢复。灾民自临时安置点返回家园开展自救互救工作,灾区的帐蓬、食品、饮水、居住等基础应急物资已得到基本的保障,蚊帐、凉席、消杀用品等舒适性物资还有部分需求。灾区从生命救援、临时安置转向恢复重建。
五、各机构行动时间表

六、各机构参与救灾行动主要地点

七、总结:
1、 基于人道主义精神社会组织间已开始较好的进行信息互沟、联合行动、资源共享,共同响应本次救灾行动。本次影响队伍超过60%以上为距离400公里以内的属地及周边队伍,并且到达现场的队伍都按预定计划开展了各项救援和救灾行动。以前救灾中普遍存在的灾区一日游现场在本次救灾行动已不在存在。
2、 协调服务中心模式为救灾行动的多边关系的建立作了良好的探索与尝试。无论是闽清现场协调服务中心还是后方协调服务中心在本次救灾过程中均保持24小时开放,为有需要的社会组织提供交通、灾情、供需等全方位服务,减少了各机构不少要的周折和浪费,提高了救援和救灾的效率。
3、 社会组织的救灾分工进一步细化,出现了大批对某一项或几项专业特长的社会组织,可以从专业化的角度解决救灾中出现的问题。不管是生命救援、饮水还是救灾物资发放,各机构在保障让受灾群众有尊严生活的前题下,充分考虑了不破坏当地经济和环境,并且在大部分行动中充分动员当地志愿者参与行动。
八、几点建议:
1、 政社合作需进一步加强。在灾害发生的初期当地救灾指挥部对社会组织接口不统一各社会组织无法取得当地政府的相关信息,造成社会组织很难快速了解当地的下步的行动和需求,作好当地政府的助手,更好的为灾民提供专业服务。
2、 救灾的专业性有待加强。各社会组织的行动多是根据自己工作经验或资源方导向为,缺乏行之有效的标准、评估方法等,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3、 应有常态的交流、演练模式。各组织虽然在救灾行动期间可以较好的进行沟通与协作,但各组织间缺乏必要的常态交流、合作机制,彼此间的配合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应加强各组织间的常态情况下的交流和演练,这种交流不仅限于在社会组织之间,在政府和社会组织之间也应开展常的交流与演练。
九、说明
1、本报告是根据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地震应急救援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国慈善联合会救灾委员会、中国风灾应对联盟联合开设的”迎战尼伯特“协调服务中心、闽清现场协调服务中心、卓明灾害信息中心提供的相关资源编写而成。因时间等因素本报并不能展现社会组织救灾工作的全貌,本报告末提及组织不表示没有参加过本次行动。本报告仅从社会组织开展社社协同、政社协调方向作测试性探讨。
2、在本报告编写和救灾行动期间得到了中国地震局震灾紧急救援司、民政部救灾司、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中国慈善联合会、中国风灾应对联盟等上级主管单位的支持与帮助。同时感谢深入到灾区一线开展救援、救灾伙伴们及时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编写小组对他们的行为深表敬意!
3、本报告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地震应急救援专业委员会整理、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