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线性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科技创新论坛成功举办

时间: 2025-04-29 13:34:23 来源: 灾协 作者:  灾协

2025年4月25至27日,“第二届线性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科技创新论坛”在江苏南京隆重举办。论坛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等单位主办,东南大学等单位承办,是“2025防灾减灾大会”专题科技论坛之一。面向全球极端气候频发、地质环境日益复杂,对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线性工程安全运营提出严峻挑战,此次论坛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和国家交通强国战略部署,全面提升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线性工程领域的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与韧性水平。论坛聚集了防灾减灾救灾领域的专家学者与工程技术人员,围绕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与新产品开展深入交流与探讨,促进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积极助力我国线性工程灾害防治能力建设。

微信截图_20250501073940.jpg

论坛开幕式由东南大学首席教授刘松玉主持,主办单位领导,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第五届理事会会长郑国光,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代理秘书长杨军,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交通分会理事长张玉芳先后致辞。

image010.jpg

各位领导充分肯定了本次论坛的举办意义重大,依托国家战略重大需要,强调我国地质幅员辽阔,气候及环境变化等因素引起的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对线性工程的安全运营和维护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深化产学研合作交流、突破关键技术,提升线性工程韧性防灾体系建设势在必行,希望本次论坛能够汇聚行业内外智慧,推动前沿科技成果的协同创新与工程应用,为我国线性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承办单位东南大学交通学院院长马涛教授代表学校和学院,对各位领导和各位来宾表示热烈欢迎。马涛院长介绍了东南大学交通学院,面向交通强国战略,在交通运输和线性工程领域,融合新型交通系统与基础设施建设,秉持“综合立体、绿色低碳、安全韧性、数字智能”发展理念,打造“一体两翼”特色学科体系,涵盖交通运输工程五大二级方向。学院多次斩获国家技术发明奖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成果应用于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重大工程;拥有院士领衔的高水平科研与教学团队,培养了一大批行业领军人才。

本次论坛共邀请21位来自高校与企业的领域专家做特邀主题报告,涵盖滑坡与边坡稳定防治、极端环境下路基与填方设计、绿色低碳智能化建造技术、监测预警与智能识别、应急抢修与韧性提升、高速公路改扩建与生态治理新技术等前沿课题。来自72家单位的181位专家学者及工程技术人员参会,现场互动热烈、讨论氛围浓厚。

与会专家实地考察了南京重大线性工程—建宁西路过江通道 - 惠民大道综合改造工程及全国首家地下空间科普馆。

论坛结束后,中国灾害防御交通分会人员赴杭州参加了2025防灾减灾大会及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第五届理事会。交通分会荣获中国灾害防御协会2024年度优秀分支机构。



在2025防灾减灾大会的灾害防御科学技术奖的颁奖仪式上,交通分会副秘书长林达明获得2024年度青年科学奖,会员单位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房浩获得2023年度青年科学奖,会员单位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牵头的项目“冰雪复合链生地质灾害物理模型与大数据综合预警技术”获得科技进步二等奖、会员单位北京交通大学牵头的项目“岩溶路基塌陷灾变评价与监测预警技术”及会员单位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牵头的项目“高原特殊地层滑坡与工程边坡灾变防控理论与技术”获得科技进步三等奖,清华大学联合会员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和会员单位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的项目“极端条件下隧道-边坡结构体系灾变评价与防控关键技术”获得2023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前期,会员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牵头的项目“山区道路工程滑坡灾害防治新技术及应用”获得22年度创新应用奖。交通分会会员单位的科技项目已经获得各类奖项8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