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六届管道自然灾害防治研讨会在青岛隆重召开
2025年10月28-29日,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油气储运自然灾害防治专业委员会2025年会暨第六届管道自然灾害防治研讨会在山东青岛举行。会议以 “实战化推进管道灾害防治,全方位筑牢能源安全保障”为主题,应急管理部、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国家管网集团、中石化、中海油及科研院所、院校的70余位专家领导现场参会,全国40多家会员单位的数百名代表线上参与。

10月28日下午,参会代表参观考察了中国石化青岛LNG 接收站,聆听了LNG接收站工作情况、自然灾害防御科技创新及AI应用介绍,实地考察接收站各板块工作流程和运营管理情况。

参观考察中国石化青岛LNG 接收站
10月29日会议开幕,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副会长尚红林、中石化青岛液化天然气公司党委书记兼总经理吴斌致辞,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管道完整性管理技术中心副主任陈向新、甘肃省管道保护协会名誉会长(《管道安全保护》主编)朱行之等特邀嘉宾及全体代表出席。尚红林副会长表示,协会将全力支持油气储运专委会推进完善防治顶层设计、强化技术队伍与智库建设、聚焦科创与数智化转型、做好科技奖励申报服务等四项工作。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副会长尚红林致辞

中石化青岛液化天然气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吴斌致辞
随后,中灾协副秘书长、专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颜宇森作工作报告,总结了专委会2025年工作,指出2025年全球气候变化持续加剧、能源战略深入推进、管网建设规模扩大,管道灾害防治形势复杂严峻,需靠科创与协作应对;2026年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总书记“两个坚持、三个转变” 防灾减灾理念,以战略引领、培训强基、标准导引、创新驱动为核心部署专委会各项工作,开展专委会送思路送技术送服务“三送”品牌创建活动。

专委会秘书长颜宇森做报告
专委会主任丁建林作总结讲话,并对2026年工作提六点建议:切实增强紧迫感使命感,筑牢主动防控思想根基;综合施策系统推进,提升防灾减灾救灾管理效能;推动技术创新赋能,提升灾害防治能力;深化AI 技术融合应用,打造智慧防灾新模式;强化成果转化推广,激发创新动力活力;加强内部治理与会员服务,夯实专委会工作基础。他强调,专委会将落实国家部署,充分发挥专委会平台枢纽、资源汇聚、队伍支撑、专家支持、标准制定、科技引领作用,助力储运行业提升防灾能力,保障能源安全。

专委会主任丁建林发表总结讲话
会议邀请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科技委员会主任刘传正、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周兵、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谢敏、中石化青岛液化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吴斌等专家学者分别从自然灾害、气候影响、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作了主旨报告。国家管网集团甘肃分公司刘翔、中海油气电集团杨宏伟、中石化天然气分公司四川天然气销售中心魏强、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付小林、国家管网集团华中分公司杜毅、北京中地华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韩超、深圳市天盾雷电技术有限公司赵福江等专家,围绕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创新、管道地灾AI防控技术应用、灾害防治信息化等多个方面作专题报告,分享油气管道领域防治自然灾害的最新技术动态、交流工作经验和科研成果,会议期间还举办了智慧防灾技术展览。

主旨报告

专题报告

智慧防灾技术展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