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防灾减灾公益大会在杭州成功举办

时间: 2025-04-29 13:34:23 来源: 灾协 作者:  灾协

2025年4月28日上午,2025年防灾减灾公益大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大会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主办,以 “慈链应急 共益未来 —— 同筑安全公益新生态” 为主题,汇聚各方力量,为防灾减灾事业发展建言献策。

image001.jpg

领导嘉宾致辞锚定方向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会长郑国光、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孙少华、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特邀咨询专家高建国以及杭州市应急管理局潘渭局长出席大会并致辞。郑国光会长指出,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紧紧围绕“公益为基、数字赋能、融合发展”主线绘制新时代的"防灾减灾新蓝图",团结各方力量为构建“政策制度-服务保障-监督管理-社会参与”四大公益服务体系贡献力量。

image002.jpg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 会长  郑国光

中华慈善总会孙少华副会长、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特邀专家高建国均对协会的工作给与了肯定,并预祝大会成功举办。他们同时表示,防灾减灾作为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领域,重要性不言而喻。期望未来,各方力量积极支持、广泛参与防灾减灾工作,为推动我国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杭州市应急管理局潘渭局长在大会上致辞,并介绍了杭州“数字化改革”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目标下,如何推动防灾减灾与科技创新、公益力量深度融合的经验和体会,并积极倡导政府、企业、慈善机构等多方合作,建立多元化的全民防灾体系。

image003.jpg

杭州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   潘渭

专业分享激发创新路径

大会期间,防灾减灾与公益慈善领域的权威专家带来了精彩的主旨演讲。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孙东亚主任围绕 “山洪灾害防御体系建设” 展开深入讲解,分享了前沿的技术成果与实践经验,让大家对山洪灾害的防御有了更清晰的思路。北京师范大学民生保障研究中心的谢琼主任,则聚焦 “慈善法修订后慈善与应急更好的融合” 这一话题,从法律与实践的角度,剖析了慈善力量在应急救援中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image004.png

成果分享环节亮点频出,杭州市西湖区蒋村街道党工委书记徐冠群介绍了“智守家园 益路同行”项目,详细讲述了杭州当地如何创新赋能社区智慧应急,通过多元合作共筑防灾减灾云链,为社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优秀范例。

项目发布推动能力升级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数字防灾减灾综合服务平台经过近年来的经验积累,面向社会公众推出全民防灾小程序,为公众提供灾害预警、科普宣教、技能培训、家庭应急物资储备、AED避难场所和身边救援力量查询等一站式服务。全民防灾小程序的上线将作为政府联通公众的重要渠道,助力基层应急能力的提升。

image005.jpg

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提出,北京三一公益基金会、中国消防救援学院、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中国安能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编制的《通用工程机械救援基本要求》《通用工程机械救援指挥协调训练指南》两部标准在大会期间进行了发布。以上两部标准的编制提升应急救援的专业水准与作业质量和工程机械参与救援确立了清晰的操作指南与技术规范。

从理论到实践,需以标准为纲、以项目为桥。大会期间,为了着力提升基层自救互救能力,筑牢安全底板,守牢安全底线,中国灾害防御协会联合中华慈善总会发起了“幸福家园--基层应急能力提升”公益项目,项目开通了公开募资通道,通过汇集社会资源,着力提升基层防灾减灾能力,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共同构建幸福家园。

428.jpg

荣誉授予彰显榜样力量

本届大会首次设立了“公益勋章授予”环节,对在防灾减灾领域作出卓越贡献的慈善组织、公益企业和救援队伍表示勉励。其中浙江蚂蚁公益基金会、京东集团、公羊救援队等单位的代表分别从慈善组织、公益企业、社会力量的不同角度分享了防灾减灾救灾的宝贵经验,充分展现了社会各界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无私奉献与责任担当。

image007.png

本届大会为与会各方搭建了一个高效的交流合作平台,促进了资源共享与信息交流。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从协会'单打独斗'到社会'协同共治',我们正在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防灾减灾新路径。相信在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防灾减灾公益事业将不断迈上新台阶,让安全公益的理念深入人心,为构建更加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