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基层应急能力提升公益活动平安行暨《地震知识与防震避险科普指南》发布会圆满落幕
2025年5月16日,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主办,甘肃省地震局,甘肃省应急管理厅、甘肃省委金融办、甘肃省教育厅、甘肃省科学院、临夏州人民政府,中国平安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的“2025年基层应急能力提升公益活动平安行暨《地震知识与防震避险科普指南》发布会”在甘肃省兰州市举办。作为全国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的系列活动之一,此次公益活动汇聚了多方力量,以推动基层应急能力建设为核心,着眼防震减灾科普、灾害救援及灾后恢复经验交流、科技助力风险减量等方面,为全国基层应急能力提升工作注入新动能。活动期间,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会长郑国光,甘肃省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石玉成,,甘肃省应急管理厅党委委员、副厅长张晓博,甘肃省科学院副院长王治业,中国平安集团品牌宣传部总经理陈遥出席活动并致辞。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会长郑国光在致辞中指出基层作为防灾减灾救灾“最初一公里”和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件的“第一道防线”,担负的责任尤其重大。并强调了基层应急能力建设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中的重要性。

甘肃省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石玉成介绍了甘肃省在应对自然灾害及应急管理方面的工作成效与面临的挑战,表达了对此次活动的支持和期望。甘肃省应急管理厅党委委员、副厅长张晓博、则指出普及安全知识、培育安全文化,提升公众应急知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是预防减少灾害损失的有效手段,是提高全社会整体安全水平的必然选择。甘肃省科学院副院长王治业也强调提升基层应急能力、普及地震知识与防震避险技能刻不容缓。“预防为主”是防灾减灾的关键。

平安集团品牌宣传部总经理陈遥则表示,平安集团坚持以金融为民为初心,充分发挥企业在保险保障方面的优势,积极参与防灾减灾事业,为基层应急能力提升贡献力量,守护家国平安。

在主题报告环节,三位专家带来了精彩的分享。甘肃省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的王兰民教授以《甘肃 6.2 级地震引发的大规模黄土液化流滑特征、机理以及应急避险》为题,深入分析了特定地震事件中黄土液化流滑的现象和原理,为应急避险提供了科学依据。甘肃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副所长唐家凯分享了《甘肃省自然灾害救援及灾后重建的经验挖掘》,总结了甘肃省在多次灾害救援和重建工作中的宝贵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借鉴。平安财险总公司团体财意健险部副总经理景明洲作了《平安地震巨灾模型在风险减量中的创新实践》的报告,介绍了平安集团在地震巨灾模型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应用实践,展示了科技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

活动现场,备受瞩目的“甘肃积石山地震灾后救援公益项目”正式启动,《地震知识与防震避险科普指南》向公众发布。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副秘书长张洁介绍了该“指南”的编写情况。此书以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依托,深度剖析地震灾害成因与特点,系统解读防震避险知识,内容通俗易懂、实操性强,后续将在学校、社区广泛推广,帮助更多人掌握科学的防震避险及自救互救技能。随后,积石山县应急管理局副局长石睿华介绍了积石山地震灾后救援公益项目的实施计划,详细阐述了项目的目标、实施步骤和预期效果。

此外,为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推动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甘肃省地震局与平安产险甘肃分公司就有效推进甘肃防灾减灾救灾、地震巨灾保险研究工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地震监测预警、灾害风险评估、巨灾保险体系建设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甘肃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发展,为全省应对地震等地质灾害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活动现场,设置了科普长廊,内容涵盖地震灾害的“认知、预防、应对、保障”,同时展现并演示了甘肃省地震局自主研发产品“地震预警终端设备”、平安集团研发的“平安应急书包”,均受到了参会嘉宾的好评。


活动在“地震科普 携手同行”主题曲《这一瞬间》的表演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