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救援队原副队长刘向阳专门来德清为了啥?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防灾减灾高级培训师周海珍 结合PPT向“环湖党员应急先锋队”传授培训课程 “灾害发生后,情况再危急,也要对周围环境进行现场安全评估,我们的目标是在最短时间内营救幸存者,但是自身的安全永远是最先考虑的……”8月24日,在德清县下渚湖街道二都村会议室,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防灾减灾高级培训师周海珍结合PPT,对成立不久的“环湖党员应急先锋队”开展首场技能传授培训课程。 “原本对突发性灾害处置技能知之甚少,经过今天的理论讲授以及实践模拟操作,我明白了 ‘第一响应人’的重要性,再经过几次培训操作,我也可以把这些知识点传授给身边人了!”不断用手机记录授课内容的县人大代表、下渚湖街道朱家村妇联主席泮建芬感慨。 泮建芬口中的“第一响应人”,是指在灾害发生后,专业救援人员没有赶到,等待应急、处置这段危急时刻里,如何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充分利用身边现有资源,快速、有效地开展应急处置的当事人,从而最大限度减少生命和财产损失。 “下渚湖街道,有湖有山,河港交叉复杂,成立环湖党员应急先锋队,既是‘有灾防灾、无灾救急’应急预案的需要,更是推动基层党组织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拓展延伸的举措,因此,我们请防灾减灾专业机构每月一次,对先锋队的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村民小组长进行轮训,全面提升他们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和社会矛盾的能力。”街道党工委书记丁本荣坦言开班宗旨。
刘向阳在现场授课 培训期间,学员必须掌握32种基本的应急处置和灾害防范知识与常用技能,为了提增大家的学习信心,全国“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国际救援队原副队长刘向阳来到现场做动员讲座并指导。“这是全国基层党建活动的创新,也是全国第一个为提升社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以基层党员为主体成立的党员应急先锋队。” 刘向阳多次代表中国出国维和、救援,曾有在汶川地震现场救援17天不下火线的经历,而他在讲课现场流露的对生命的敬畏,更让在座的基层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村民小组长钦佩感动。 在主讲导师理论课讲授期间,一直旁边监课的刘向阳,多次提醒听课学员:“救人首先要学会保护自己,我们不希望灾害发生,但它来临,我们就要做美‘逆行者’,拯救被困者,用手托举鲜活的生命。” 刘向阳介绍,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95%的突发事件发生在基层,但只有不到5%的人掌握处置技能。因此,如何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防灾减灾意识,提他们对灾害防、抗、救知识的学习、提高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尤为迫切重要。“第一响应人”就是对基层党员干部包括百姓防灾减灾技能不足的一个培训项目,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向全国推开,德清已经走在前列。 据悉,今年德清县委组织部通过组织带党员、党员带队伍、队伍带群众的模式,建立健全基层党员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形成“统一领导、协调有序、专兼并存、快捷高效”的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并探索在基层构筑快速反应的以党员为引领的“第一响应人”应急管理体系。
周海珍指导学员进行伤情评估模拟操作 |
- 上一篇: 四川首个应急学院迎来100名新生 闪淳昌受聘为首任院长
- 下一篇: 采访采风丨卫星遥感技术赋能防灾减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