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城市灾害防御“最后一公里”!深圳“减灾社区”将实现“全覆盖”

时间: 2021-04-12 11:24:41 来源: 深圳特区报 作者:  灾协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1年4月12日讯 (深圳特区报记者 戴晓蓉)每个社区都有应急队伍、所有居民都能接受安全培训、各类高科技成为社区减灾“保护神”、当灾害来临即使不会使用手机的老人小孩也能第一时间收到预警......这样的社区是不是给人带来满满的“安全感”?记者了解到,在深圳,这种愿景将很快成为社区居民生活的日常。近日,我市正式出台《深圳综合减灾社区创建实施方案》,在未来三年,深圳将制定全国减灾社区建设的首个“地方标准”,到2023年,实现全市“减灾社区”100%全覆盖,打通城市自然灾害防御的“最后一公里”。

图片

安全宜居“家园”市民触手可及

在进行试点的福田区莲花街道紫荆社区,社区居民张姨告诉记者,现在社区的灾害安全管理比以前更到位,台风天小区会有应急广播、应急大喇叭随时播报天气预警,在很多楼道和角落都装了应急照明灯,宣传栏上的社区风险地图将危险点标得明明白白,“最贴心的是,像我这样的高龄老人,还有一些行动不便的人,每次一有灾害预警,社区人员都会专门上门通知和做安排,让我们居民很有安全感。”

图片

图片

在紫荆社区工作站,记者看到了其率先建设的社区智慧微中心,智慧应急系统解决了过往社区应急安全管理“九龙治水”、“人海战术”带来的诸多问题,实现了防灾减灾能力的提升。中心构建了“一张网”监控、“负一秒”预警、“一体化”调度智慧平台,接入“天网+”监控视频100多个,安装远程消防物联感知设备700套。“视频监控点覆盖辖区内所有重点路面、人流密集区以及防控重点部位,并延伸打通小区内部监控网络,同时还配置无人机实施空中巡查,这些都为日常的巡查、以及关键时刻突发事件的‘快速定位’和可视化‘远程决策’提供了路径。”紫荆社区党委书记刘晓锐告诉记者,依靠智慧系统,该辖区今年已成功处理各类火灾预警33起,最后无一成灾。

超三成社区今年完成“安全升级”

据了解,像紫荆这样既“智慧”又“安全”的社区,即将在深圳实现“全覆盖”。根据实施计划,深圳综合减灾社区创建将分三步推进:2021年,全市各区35%社区完成创建;2022年,各市各区70%社区完成创建;2023年,全市100%社区完成创建,全部实现“安全升级”。

图片

综合减灾社区建设内容将主要涵盖基层应急体系、应急队伍、智慧管理、隐患治理、应急场所建设、应急物质储备等方面的建设。合格社区必须具备“十个有”:有应急组织体系、有大喇叭、有报警器、有避难场所、有风险地图、有明白卡、有应急通讯、有应急照明、有小册子、有宣传栏。

“进一步提升社区的减灾能力,解决防灾减灾‘最后一公里’问题,是深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实现城市管理模式创新,在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提升城市灾害防御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深圳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杨金山表示,“通过三年时间实施综合减灾社区建设,深圳将实现所有社区防灾减灾能力的迭代升级,整个城市的自然灾害防御能力将再上一个台阶,为全国提供先行示范的成功‘样板’。”

“智慧减灾”构筑社区“安全屏障”

据悉,目前,全市综合减灾社区建设已全面铺开。近日,深圳市应急管理局已组织完成全市662个社区766名灾害信息员的专业化培训。在今年4月,各区每个街道都将陆续遴选出1-2个成熟社区启动第一批创建。据了解,深汕特别合作区也将参照市区的做法加快综合减灾社区建设。

图片

“深圳综合减灾社区建设将形成很多新的工作机制,如:在每个社区组建社区应急队伍,形成由社区工作者、基层民警、医务人员组成的社区三人组,并配备救援装备;制作社区灾害风险地图、防灾减灾明白卡、老弱病残‘脆弱人群’责任联系卡;每半年在社区组织一次应急实战演练等等。”深圳市应急管理局综合防灾减灾处负责人介绍。

“而最大的亮点还是,在社区实现防灾减灾‘智慧’管理。”据介绍,深圳将依托科技创新的优势,探索应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以及智能大喇叭、智能杆、AI摄像头等在线监测预警系统,建立一整套适用于基层的“智慧应急”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在社区构筑起智能、高效的“安全屏障”。

来源:深圳特区报